硁硁之愚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硁硁: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
出處《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基礎信息
拼音kēng kēng zhī yú
注音ㄎㄥ ㄎㄥ ㄓ ㄩˊ
繁體硜硜之愚
感情硁硁之愚是中性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用于自謙。
近義詞硁硁之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學以致用(意思解釋)
- 不驕不躁(意思解釋)
- 色飛眉舞(意思解釋)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釋)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擦肩而過(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釋)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事與愿違(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雙柑斗酒(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硁硁之愚的意思解釋、硁硁之愚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習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酒能亂性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