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呆目瞪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嘴說不出話,眼發直。形容很吃驚的樣子。
出處明·許仲林《封神演義》第九十七回:“那軍士見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憐惜,再加他嬌滴滴,叫了幾聲將軍長,將軍短。便把這些軍士,叫得骨軟筋酥,口呆目瞪,軟癡癡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塊,莫能動履。”
例子林氏卻又把小白菜的事情,細細向劉錫彤說了一遍,劉錫彤聽得,不禁嚇得口呆目瞪。《楊乃武與小白菜》第三十回
基礎信息
拼音kǒu dāi mù dèng
注音ㄎㄡˇ ㄉㄞ ㄇㄨˋ ㄉㄥˋ
繁體口獃目瞪
感情口呆目瞪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狀語;用于驚訝的場合。
近義詞目瞪口呆、口呆目鈍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轍鮒之急(意思解釋)
- 一軌同風(意思解釋)
- 眾多非一(意思解釋)
- 一夕一朝(意思解釋)
- 望塵莫及(意思解釋)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鳳毛麟角(意思解釋)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釋)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釋)
- 直搗黃龍(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難上加難(意思解釋)
- 專心一志(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女扮男裝(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雙柑斗酒(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口呆目瞪的意思解釋、口呆目瞪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殊途同歸 | 殊:不同的。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廣大。形容普施恩德。 |
用心竭力 | 用盡心計和力量。 |
順口溜 |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 |
過五關, 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土生土長 | 當地生長的。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
亂作一團 |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
進退維谷 | 維:語氣助詞。谷:比喻困難處境。進和退都處于困難的境地。 |
濫用職權 |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