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壞樂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古代制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把制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范。形容社會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出處《漢書·武帝紀》:“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例子朱自清《經典常談》:“禮壞樂崩,政治一定不成。”
基礎信息
拼音lǐ huài yuè bēng
注音ㄌ一ˇ ㄏㄨㄞˋ ㄩㄝˋ ㄅㄥ
繁體禮壞樂崩
感情禮壞樂崩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動蕩不安的時代。
近義詞禮崩樂壞、禮樂崩壞
英語The set of etiquette ruins and the music is los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正之風(意思解釋)
- 物美價廉(意思解釋)
- 鼠憑社貴(意思解釋)
- 丑聲遠播(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人心歸向(意思解釋)
- 野沒遺賢(意思解釋)
- 經緯天下(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經緯天地(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禮壞樂崩的意思解釋、禮壞樂崩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痛不欲生 |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
流離瑣尾 |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
個人主義 |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緣慳分淺 | 慳:欠缺。緣分欠缺。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鐵樹開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 向前。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 也敢干下去。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萬家燈火 | 千家萬戶的燈光。形容城鎮燈光四處閃爍的夜景。 |
參差不齊 |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 |
詩書發冢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 |
怪模怪樣 | 形態奇怪。 |
詞窮理屈 | 指理由虧屈,無話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