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馬招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言招兵買馬。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牝賊》:“有這等事?恭喜了!借此號令,買馬招軍。”
例子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5回:“分頭于房山寨及各處,立豎招軍旗號,買馬招軍,積草屯糧,遠(yuǎn)近村鎮(zhèn),都被劫掠。”
基礎(chǔ)信息
拼音mǎi mǎ zhāo jūn
注音ㄇㄞˇ ㄇㄚˇ ㄓㄠ ㄐㄨㄣ
繁體買馬招軍
感情買馬招軍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擴(kuò)軍。
近義詞招兵買馬、買馬招兵
英語gather together a following of mercenarie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草偃風(fēng)從(意思解釋)
- 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思解釋)
- 窮年累世(意思解釋)
- 價值連城(意思解釋)
- 自我批評(意思解釋)
- 鶴立雞群(意思解釋)
- 患難與共(意思解釋)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釋)
- 無法無天(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仁義道德(意思解釋)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雄心壯志(意思解釋)
- 民不畏 (意思解釋)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對頭(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龍馭上賓(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買馬招軍的意思解釋、買馬招軍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厲害。 |
開門見山 | 打開門就看見山。喻指說話作文;一開始就入正題;不繞彎子。 |
弦外之響 | 比喻言外之意。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暮史朝經(jīng) | 經(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jīng)書。形容勤奮好學(xué)。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guī)范。 |
目不轉(zhuǎn)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zhuǎn)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dāng)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dāng)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xué)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jì)。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識字知書 | 謂有文化知識。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進(jìn)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fù)爭議。現(xiàn)比喻在進(jìn)行談判時反復(fù)爭議;或接受任務(wù)時講條件。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chǎn)豐富。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fù)、累贅。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xiàn)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jié)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fā)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guān)系方面作風(fēng)正派。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