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馬厲兵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
例子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一片青山了此身》:“民盟中央吸取教訓,秣馬厲兵整十日。”
基礎信息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一ˋ ㄅ一ㄥ
繁體秣馬厲兵
感情秣馬厲兵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準備戰斗。
近義詞厲兵秣馬
英語feed the horses and sharpen the weapons(make active preparations for wa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勞燕分飛(意思解釋)
- 背腹受敵(意思解釋)
- 丑聲遠播(意思解釋)
- 意氣風發(意思解釋)
- 損人不利己(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戰天斗地(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妙語連珠(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寥寥無幾(意思解釋)
- 藥石無效(意思解釋)
- 拆東墻補西墻(意思解釋)
- 顧影自憐(意思解釋)
- 去住兩難(意思解釋)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釋)
- 來情去意(意思解釋)
- 淫辭邪說(意思解釋)
- 舉棋不定(意思解釋)
- 躍然紙上(意思解釋)
- 踵武相接(意思解釋)
※ 秣馬厲兵的意思解釋、秣馬厲兵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逍遙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好說歹說 |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使人無法靠近。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鑿壁借光 | 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安于現狀 | 安: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現狀:目前的狀況。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
轟轟烈烈 |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敷衍塞責的做法。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