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屨踵決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納:穿;屨:鞋;踵:腳后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著襤褸。
出處《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基礎信息
拼音nà jù zhǒng jué
注音ㄋㄚˋ ㄐㄨˋ ㄓㄨㄥˇ ㄐㄩㄝˊ
繁體納屨踵決
感情納屨踵決是貶義詞。
用法作定語;指生活貧困。
近義詞捉襟見肘、納履踵決
英語be down at the heel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解鈴還須系鈴人(意思解釋)
- 所作所為(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釋)
- 顧影弄姿(意思解釋)
- 民不畏 (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精兵強將(意思解釋)
- 勢在必行(意思解釋)
- 意惹情牽(意思解釋)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釋)
- 過五關 六將(意思解釋)
- 有風有化(意思解釋)
※ 納屨踵決的意思解釋、納屨踵決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治絲益棼 | 整理蠶絲不找頭緒;結果越整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不但問題沒解決反而更加復雜。棼:紛亂。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
樂道好古 | 以守道為樂,喜愛古制。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南征北戰,東蕩西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 敵。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材優干濟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西學東漸 | 漸:流入。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 |
彌留之際 | 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將 的狀況;際:時候。病危將 的時候。 |
奸夫淫婦 |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蕩不羈的女人。指淫亂的男女。 |
落荒而逃 | 離開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戰敗后狼狽地逃走。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