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道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guī)范。
出處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例子你說凡是一口仁義道德的人,都是些偽君子,真是一點也不錯。(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基礎信息
拼音rén yì dào dé
注音ㄖㄣˊ 一ˋ ㄉㄠˋ ㄉㄜˊ
繁體仁義道惪
感情仁義道德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舊道德標準。
英語justice and virtue(kindness and magnanimity)
俄語гуманность и добродетель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響答影隨(意思解釋)
- 自我批評(意思解釋)
- 寸步不離(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慌里慌張(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因噎廢食(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釋)
- 刀光劍影(意思解釋)
- 節(jié)哀順變(意思解釋)
- 時至運來(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鐵樹開花(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戰(zhàn)戰(zhàn)業(yè)業(yè)(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前赴后繼(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意思解釋)
- 力屈道窮(意思解釋)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意思解釋)
※ 仁義道德的意思解釋、仁義道德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紙老虎 |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
節(jié)用裕民 | 節(jié)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林下風致 | 同“林下風氣”。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
色飛眉舞 | 色:臉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fā)。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fā)的樣子。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囚首垢面 | 象監(jiān)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fā)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zhàn)英勇。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斗轉星移 | 北斗轉換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斗:北斗星;星:星辰。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貴。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躍躍欲試 | 躍躍:急于要動的樣子。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急切想試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