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報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不惜犧牲生命來報答國家。亦作“ 身救國”。
出處唐·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 身報國,致一人于堯舜。”
例子元·曾瑞《哨遍·羊訴冤》:“舍命于家,就 成仁, 身報國。”
基礎信息
拼音shā shēn bào guó
注音ㄕㄚ ㄕㄣ ㄅㄠˋ ㄍㄨㄛˊ
繁體殺身報國
感情 身報國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為人。
近義詞 身救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痛不欲生(意思解釋)
- 望塵莫及(意思解釋)
- 默不做聲(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龍騰虎躍(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戰戰業業(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橫七豎八(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當頭棒喝(意思解釋)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轉彎磨角(意思解釋)
- 辭喻橫生(意思解釋)
- 發人深思(意思解釋)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釋)
- 意惹情牽(意思解釋)
※ 身報國的意思解釋、 身報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嘴里牙多 | 謔語,指會說話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婦人醇酒 | 謂沉湎于酒色。語本《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閑……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外圓內方 | 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當機立斷 |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
漫不經心 | 漫:隨便;不受約束;經心:在意;留心。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南征北戰,東蕩西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 敵。 |
細水長流 | 細:微小。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