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柄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把劍柄交給別人。比喻將權力交給別人或讓人抓住缺點、失誤,使自己被動。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例子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都是你!信口開河,講什么妒律,以至于授人以柄!”
基礎信息
拼音shòu rén yǐ bǐng
注音ㄕㄡˋ ㄖㄣˊ 一ˇ ㄅ一ㄥˇ
感情授人以柄是貶義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謎語傳遞接力棒
近義詞授柄于人、遺人口實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釋)
- 鬼怕惡人(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釋)
- 從俗浮沉(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釋)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牝雞司晨(意思解釋)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釋)
- 水中撈月(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經(jīng)史百子(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yè)(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妙語連珠(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諸如此類(意思解釋)
※ 授人以柄的意思解釋、授人以柄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早出晚歸 | 早晨出動,晚上歸來。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zhèn)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別人的歡心。迎合世俗,取悅于人。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仰屋著書 |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tài)。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
息息相關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關連。形容非常密切。 |
橫拖倒扯 | 猶橫拖倒拽。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開張揚。 |
彌留之際 | 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將 的狀況;際:時候。病危將 的時候。 |
煙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
拳頭產(chǎn)品 | 比喻企業(yè)特有的、別人難以勝過的看家產(chǎn)品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樣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