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蟬:知了。螳螂捉蟬,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螳螂捕蟬,志在有利,不知黃雀在后啄之。”
例子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聽得聲音,轉臉來看。”
基礎信息
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
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ㄅㄨˇ ㄔㄢˊ
繁體螳蜋捕蟬
感情螳螂捕蟬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目光短淺。
近義詞急功近利、鼠目寸光
反義詞瞻前顧后
英語The mantis stalks the cicada.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得意洋洋(意思解釋)
- 初出茅廬(意思解釋)
- 不正之風(意思解釋)
- 謳功頌德(意思解釋)
- 故家喬木(意思解釋)
- 樂道好古(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春風風人(意思解釋)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畫地為牢,議不入(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壯心不已(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群山四應(意思解釋)
※ 螳螂捕蟬的意思解釋、螳螂捕蟬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捻神捻鬼 | 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 |
翹尾巴 | 翹:向上昂起。比喻驕傲或自鳴得意。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半吊子 | 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
顧影弄姿 | 顧影:看著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對著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將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敗。兵少將少。形容兵力薄弱。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空話連篇 | 連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話,缺乏具體內容。 |
人面狗心 |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息息相關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關連。形容非常密切。 |
絕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
牛衣對泣 | 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