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敗家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國家覆滅、家人離散。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安其危而利其葘,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
例子魯迅《墳·我之節烈觀》:“所以歷史上亡國敗家的原因,每每歸咎女子。”
基礎信息
拼音wáng guó bài jiā
注音ㄨㄤˊ ㄍㄨㄛˊ ㄅㄞˋ ㄐ一ㄚ
感情亡國敗家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國破家亡、亡國破家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意思解釋)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釋)
- 為民請命(意思解釋)
- 學以致用(意思解釋)
- 色飛眉舞(意思解釋)
- 普天同慶(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意思解釋)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飛檐走壁(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黃耳傳書(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亡國敗家的意思解釋、亡國敗家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貧賤不移 | 移:改變。不因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
章甫薦履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望風撲影 |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功成名就 |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意料之外 | 沒有想到的。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
踵趾相接 | 謂腳跡相連。形容人數眾多,接連不斷。 |
忠果正直 |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