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近指遠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言近旨遠”。
出處語出《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孫奭疏:“言辭之近而指意遠者,乃為善言者也。”
例子其言近指遠,詞坦義明,誦者各有所獲。元·宗寶《〈壇經〉跋》
基礎信息
拼音yán jìn zhǐ yuǎn
注音一ㄢˊ ㄐ一ㄣˋ ㄓˇ ㄩㄢˇ
繁體言近指遠
感情言近指遠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言近旨遠、言近意遠、言高旨遠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二百五(意思解釋)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釋)
- 戒驕戒躁(意思解釋)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釋)
- 打腫臉充胖子(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路無拾遺(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意思解釋)
- 舞刀躍馬(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龍馭上賓(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散言碎語(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言近指遠的意思解釋、言近指遠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說東道西 | 沒有中心地隨意說。 |
束手無策 | 策:辦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
轍鮒之急 | 轍鮒: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比喻因厄迫身。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陌路相逢 |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鑿壁借光 | 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用心良苦 | 費勁心血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姹紫嫣紅 | 姹:美麗;嫣:妖艷;美好。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也作“嫣紅姹紫”。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海底撈月 |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