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首頓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搖著頭,跺著腳。非常懊惱或惋惜的神態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搖首頓足曰:‘此人見識勝吾十倍,今不除之,必為我國之禍!”
基礎信息
拼音yáo shǒu dùn zú
注音一ㄠˊ ㄕㄡˇ ㄉㄨㄣˋ ㄗㄨˊ
繁體搖首頓足
感情搖首頓足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狀語;指懊悔的神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釋)
- 安身之處(意思解釋)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意思解釋)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裾馬襟牛(意思解釋)
- 舉賢任能(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遁入空門(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繪聲繪影(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風情月意(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搖首頓足的意思解釋、搖首頓足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雙棲雙宿 | 宿在一起,飛在一起。比喻相愛的男女形影不離。 |
反復無常 | 反復;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前瞻后顧 | 同“瞻前顧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時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 |
和風細雨 |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樣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內空虛而言。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魂飛天外 |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形容驚恐到極點。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勿謂言之不預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
變化無方 | 方:方向,引申為準則。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變化多端。 |
隨俗雅化 |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 |
奸夫淫婦 |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蕩不羈的女人。指淫亂的男女。 |
萬家燈火 | 千家萬戶的燈光。形容城鎮燈光四處閃爍的夜景。 |
蠻不講理 | 蠻:野蠻;粗暴。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
舊愛宿恩 | 舊:已往;宿:通“夙”,平常。以往的眷愛和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