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短推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顯人之長。
出處《南史·劉峻傳》:“武帝每集文士策經史事,時范云、沈約之徒皆引短推長,帝乃悅,加其賞赍。”
例子明·李贄《讀史·曹公二首》:“況沈、謝引短推長,僧虔禿筆自免,孝標空續《辨命》哉?”
基礎信息
拼音yǐn duǎn tuī cháng
注音一ㄣˇ ㄉㄨㄢˇ ㄊㄨㄟ ㄔㄤˊ
繁體引短推長
感情引短推長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默默無聞(意思解釋)
- 胡作非為(意思解釋)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意思解釋)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釋)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釋)
- 掃地出門(意思解釋)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釋)
- 長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釋)
- 長夜之飲(意思解釋)
- 骨肉離散(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意思解釋)
- 路無拾遺(意思解釋)
- 民不畏 (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意思解釋)
※ 引短推長的意思解釋、引短推長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麗的花木。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麗。 |
卑諂足恭 | 卑:低下;諂:巴結奉承;足:音“巨”,過分;恭:恭順。低聲下氣,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于人。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結黨營私 | 營:謀求。互相組成小集團;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也作“植黨營私。”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鐵面無私 |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鐵面:比喻剛直無私。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妙語連珠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材優干濟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
振聾發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持之以恒 |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援筆立就 |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