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貫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用一種學說貫穿一切事物;也有自始至終貫徹到底的意思。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例子據谷超豪等人回憶,凡遇應當參加的討論會,蘇先生向來是風雨無阻,幾十年間一以貫之。(劉征泰《蘇步青》)
基礎信息
拼音yī yǐ guàn zhī
注音一 一ˇ ㄍㄨㄢˋ ㄓ
繁體一以貫之
感情一以貫之是褒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始終如一、有始有終、善始善終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始無終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安內攘外(意思解釋)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釋)
- 學而時習之(意思解釋)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釋)
- 簡明扼要(意思解釋)
- 流離轉徙(意思解釋)
- 不翼而飛(意思解釋)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釋)
- 昏聵無能(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騰聲飛實(意思解釋)
※ 一以貫之的意思解釋、一以貫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頤指氣使 | 頤:腮幫子;指:指揮;氣:神氣;使:指使。用腮幫子來指揮人;用神氣來支使人。 |
鷗鳥不下 | 鷗鳥不愿飛下來。比喻察覺他人將傷害自己,加倍防范。 |
枝對葉比 | 枝葉相對并列。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 。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
斷斷續續 |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
趕盡 絕 | 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夷為平地 | 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