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及夕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形容情況危急。
出處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例子蔡東藩《明史演義》第一回:“雖遇著幾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基礎信息
拼音zhāo bù jí xī
注音ㄓㄠ ㄅㄨˋ ㄐ一ˊ ㄒ一
感情朝不及夕是貶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指生活極端貧困。
近義詞朝不保夕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冰壺秋月(意思解釋)
- 恨鐵不成鋼(意思解釋)
- 旁敲側擊(意思解釋)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釋)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學而時習之(意思解釋)
- 兵無常勢(意思解釋)
- 算盡錙銖(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對頭(意思解釋)
- 平心而論(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顯親揚名(意思解釋)
※ 朝不及夕的意思解釋、朝不及夕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好說歹說 |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陌路相逢 |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光怪陸離 | 光怪:奇異的光彩;陸離:色彩繁雜。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餓殍滿道 | 殍:餓 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 的人的 。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 于饑寒的慘狀。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