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澄源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正本清源。
出處《舊唐書·高祖紀》:“欲使玉石區分,薰蕕有辨,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從沙汰。”
例子觀《春秋》之所書,然后正本澄源之意可得而知矣。明·劉基《春秋明經·公朝于王所仲孫羯會晉韓不信云云城成周》
基礎信息
拼音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注音ㄓㄥˋ ㄅㄣˇ ㄔㄥˊ ㄩㄢˊ
繁體正本澂源
感情正本澄源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正本清源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痛痛快快(意思解釋)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釋)
- 催人淚下(意思解釋)
- 嫁狗隨狗(意思解釋)
- 雪兆豐年(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釋)
- 結駟連騎(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張徨失措(意思解釋)
- 罵罵咧咧(意思解釋)
- 辭喻橫生(意思解釋)
- 躍躍欲試(意思解釋)
- 驚心悼膽(意思解釋)
- 見所不見(意思解釋)
- 風卷殘云(意思解釋)
- 舉措不當(意思解釋)
- 同功一體(意思解釋)
- 將錯就錯(意思解釋)
※ 正本澄源的意思解釋、正本澄源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奉命惟謹 |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違背。 |
不屑一顧 |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
形影相顧 | 形:形體;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起 回生 | 把快要 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聲馳千里 | 馳:傳揚。名聲遠播。形容聲望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