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遐自邇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陟:升;陟遐:遠行;邇:近。走遠路要從近處開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實實,循序漸進。
出處唐·王勃《平臺秘略論十首·幼俊》:“豈非積微成大,陟遐自邇。”
基礎信息
拼音zhì xiá zì ěr
注音ㄓˋ ㄒ一ㄚˊ ㄗˋ ㄦˇ
繁體陟遐自邇
感情陟遐自邇是中性詞。
用法作比喻、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初生之犢不畏虎(意思解釋)
- 喜笑顏開(意思解釋)
- 謳功頌德(意思解釋)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釋)
- 無時無刻(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坐懷不亂(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色厲內荏(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光怪陸離(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牛頭不對馬嘴(意思解釋)
- 息兵罷戰(意思解釋)
- 池魚之殃(意思解釋)
※ 陟遐自邇的意思解釋、陟遐自邇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
老實巴交 | 形容人規規矩矩,謹慎膽小的樣子。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
門當戶對 | 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親。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
裾馬襟牛 |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舉重若輕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 。坐著等 。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