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例子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倆聯合起來,才叫知行合一。”
基礎信息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注音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
感情知行合一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肝髓流野(意思解釋)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釋)
- 顛沛流離(意思解釋)
- 色飛眉舞(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鬼爛神焦(意思解釋)
- 臨危受命(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打情賣笑(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知行合一的意思解釋、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絲來線去 | 比喻糾纏連掛。 |
閎意妙指 | 見“閎意眇指”。 |
革風易俗 | 改變風氣和習俗。 |
五花大綁 |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
多才多藝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著手回春 |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也比喻醫術高明。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鳳毛麟角 | 鳳;麟:鳳凰、麒麟;是傳說中珍禽異獸。鳳凰身上的羽毛;麒麟頭上的犄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目不轉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踵武前賢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