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敵

詞語解釋
拒敵[ jù dí ]
⒈ ?抗拒敵人。
⒉ ?抵擋,抵抗。
引證解釋
⒈ ?抗拒敵人。
引《莊子·盜跖》:“跖 之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飄風(fēng),強(qiáng)足以拒敵,辯足以飾非。”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像》:“夫執(zhí)介胄而后能拒敵者,故非圣人之所貴也?!?br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備 不知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
⒉ ?抵擋,抵抗。
引《元典章·吏部六·司吏》:“比年以來,凡有強(qiáng)盜竊賊生發(fā),劫奪民財,致傷人命,事主不能拒敵,必須報告巡檢官。”
《水滸傳》第十三回:“我自到任以來,聞知本府 濟(jì)州 管下所屬水鄉(xiāng) 梁山泊 賊盜聚眾打劫,拒敵官軍?!?/span>
國語辭典
拒敵[ jù dí ]
⒈ ?抵抗。
引《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jì)》:「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
《三國演義·第一五回》:「謀士笮融、薛禮勸免,使屯兵零陵城拒敵?!?/span>
分字解釋
※ "拒敵"的意思解釋、拒敵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熾牛尾以沖燕,竊虎符而救趙,為轟雷掣電之師;雅歌投壺以臨戎,輕裘緩帶而拒敵,乃鎮(zhèn)靜雍容之將。
2.但是為什么三代王室的統(tǒng)治者在敵軍兵臨城下時,也從來不采取守城拒敵的戰(zhàn)術(shù)呢?
3.甲申年,李自成破京師,東昌兵臨城下之時,兩衛(wèi)世職多數(shù)投降,鄧之榮奔走東阿,得鄉(xiāng)兵五百余人,“遇賊數(shù)千,拒敵于白塔山”,鄧之榮設(shè)伏,將之擊潰。
相關(guān)詞語
- dí bǎi chóng敵百蟲
- dí fāng敵方
- jù jué拒絕
- shǒu dí守敵
- sè jù色拒
- dí dí wèi敵敵畏
- dí rén敵人
- dí jī敵機(jī)
- shì jūn lì dí勢均力敵
- zhī dí支敵
- dí zhèn敵陣
- yōng jù擁拒
- dí hòu敵后
- dí ǒu敵耦
- jù mǎ chā zǐ拒馬叉子
- shāng dí商敵
- yán dí嚴(yán)敵
- dù dí妒敵
- dí chǎn敵產(chǎn)
- dí tái敵臺
- dí yǔ敵與
- dí zhàn敵戰(zhàn)
- zǔ jù阻拒
- wàn rén dí萬人敵
- lì dí qiān jūn力敵千鈞
- dí xìn敵釁
- wài dí外敵
- shòu dí受敵
- dí guó敵國
- yòu jù右拒
- bèi dí背敵
- zuǒ jù左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