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ào shū
注音ㄅㄠˋ ㄕㄨ
繁體鮑叔
⒈ ?鮑叔牙的別稱。春秋時(shí)齊國大夫。以知人并篤于友誼稱于世。后常以“鮑叔”代稱知己好友。
⒈ ?鮑叔牙 的別稱。 春秋 時(shí) 齊國 大夫。以知人并篤于友誼稱于世。后常以“鮑叔”代稱知己好友。參閱《史記·管晏列傳》。
引唐 元稹 《寄樂天》詩:“惟應(yīng) 鮑叔 猶憐我,自保 曾參 不 人。”
鄒韜奮 《經(jīng)歷》十二:“在我苦學(xué)的時(shí)候, 郁先生 實(shí)在可算是我的‘鮑叔’。”
1.桓公曰:“寧戚之外,豈無人乎?吾欲任鮑叔牙,何如?”仲對曰:“鮑叔牙,君子也。雖然,不可以為政。其人善惡過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惡惡已甚,人誰堪之?鮑叔牙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是其短也。”。
2.雙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齒潔白整齊得像編排的貝殼,勇敢像孟責(zé),敏捷像慶忌,廉儉像鮑叔,信義像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