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ì fū
注音ㄕˋ ㄈㄨ
繁體噬膚
⒈ ?施刑恰當(dāng)。
⒉ ?比喻關(guān)系親近。
⒈ ?施刑恰當(dāng)。
引《易·噬嗑》:“噬膚滅鼻,無(wú)咎。”
王弼 注:“噬,嚙也。嚙者,刑克之謂也。處中得位,所刑者當(dāng),故曰噬膚也。”
孔穎達(dá) 疏:“膚,是柔脆之物,以喻服罪受刑之人也。”
⒉ ?比喻關(guān)系親近。
引《漢書(shū)·佞幸傳·董賢》:“﹝ 哀帝 ﹞遂冊(cè)免 明(丁明 )曰:‘……有司致法將軍請(qǐng)獄治,朕惟噬膚之恩未忍?!?br />顏師古 注:“噬膚者,言自嚙其肌膚。詔云,為 明 是 恭后 之親,有肌膚之愛(ài),是以不忍加法。”
⒈ ?像咬嚙柔嫩的皮膚一樣。比喻用刑恰當(dāng)、順利無(wú)礙。
引《易經(jīng)·噬嗑卦·六二》:「噬膚滅鼻,無(wú)咎。」
漢·鄭玄·注:「噬,嚙也。嚙者,刑克之謂也。處中得位,所刑者當(dāng),故曰噬膚也?!?/span>
⒉ ?自咬其肌膚。比喻關(guān)系親密。
引《漢書(shū)·卷九三·佞幸傳·董賢傳》:「有司致法將軍請(qǐng)獄治,朕惟噬膚之恩未忍。其上票騎將軍印綬,罷歸就第?!?/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