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 zhù
注音一ˋ ㄓㄨˋ
繁體譯著
詞性名詞
⒈ ?將用某種語言寫成的著作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的著作。
英translation of works;
⒈ ?翻譯、著述。
引魯迅 《書信集·致夏傳經(jīng)》:“我所譯著的書,別紙錄上,凡編譯的,惟《引玉集》,《小約翰》,《 魂靈》三種尚佳,別的皆較舊。”
瞿秋白 《致胡適書》:“我以一個青年淺學,又是病體,要擔任學術(shù)的譯著和‘上大’教務(wù)兩種重任。”
⒉ ?翻譯的作品。
引魯迅 《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讀了會‘落個爽快’的東西,自有新月社的人們的譯著在。”
⒈ ?經(jīng)翻譯而來的著作。
例如:「他深厚的文學底子及外語能力,使他的譯著極具水準。」
1.韋建樺委員也指出,現(xiàn)在經(jīng)典著作的譯著遭盜版現(xiàn)象屢屢出現(xiàn),這不僅侵犯了版權(quán),還令廣大讀者莫衷一是,影響了民眾對原著的正確理解。
2.馬君武,自幼清貧,留學日本德國,是獲得農(nóng)學和工學學位的第一人。與孫中山關(guān)系密切,翻譯著作到汗牛充棟的地步,書法奇才,跳舞高手,熱愛自然,能很快找出蜂王,還看不慣中國人用英語交談差點大打出手,奇人也。溫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