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ù xí
注音ㄈㄨˋ ㄒ一ˊ
繁體複習
詞性動詞
⒈ ?重復學習學過的東西,使鞏固。
英review; revise;
⒈ ?把學過的東西再行溫習,使鞏固。
引《花城》1981年第5期:“下星期要測驗了呢,來不及復習。”
1. 把學過的東西再學習,使之鞏固。 鐵凝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二:“明天進入復習,一星期后就要期末考試了。”
⒉ ?引申為再次經歷、體驗。
引王西彥 《古屋》第三部七:“他們不是在演戲,而是在復習自己的苦難。”
⒈ ?溫習已學習的課程。也作「復習」。
1.我如果認真復習,考試就會取得一百分。
2.其實,復習功課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溫故知新,使自己對學過的知識能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3.考試前充分的復習使我對考試成竹在胸在書的海洋中,我們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的養分。
4.比如,課前主動預習,上課專心聽講,勤于動腦,善于思考,認真作筆記,大膽提問,積極回答問題,課后主動復習,善于歸納和,碰到問題要先動腦思考,然后使用工具書,要不恥下問。
5.我們復習時要抓住薄弱環節。
6.這次高考,她雖然名落孫山,但她并沒有灰心喪氣,決定復習一年再考。
7.門可羅雀。其實最近復習成語時內心起伏挺大的,竟忍不住要爆發吖。
8.姐姐廢寢忘食地復習功課,終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大學。
9.孩子們由于認真復習當天的功課,所以能從容不迫地回答老師的提問。
10.我們上課,通常是先復習學過的知識,然后再講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