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蕩

詞語解釋
搖蕩[ yáo dàng ]
⒈ ?搖晃擺動。
英rock; sway;
引證解釋
⒈ ?搖擺晃蕩。
引《文子·精誠》:“四時失政,鎮星搖蕩。”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汎淫泛濫,隨風澹淡,與波搖蕩,奄薄水渚。”
唐 柳宗元 《法華寺石門精室三十韻》:“羈木畏飄浮,離旌倦搖蕩。”
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綠》:“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
⒉ ?動蕩。
引《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楚 漢 久相持不決,百姓騷動,海內搖蕩。”
⒊ ?撼動,搖動。
引《后漢書·鄧騭傳》:“涼部 叛 羌 搖蕩 西州,朝廷憂之。”
南朝 陳 虞寄 《諫陳寶應書》:“夫以 王琳 之彊, 侯瑱 之力,進足以搖蕩中原,爭衡天下。”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從此后溪花喜有人相傍,巖枝怕甚風搖蕩。”
⒋ ?鼓動,鼓舞。
引《莊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搖蕩民心,使之成教易俗。”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
國語辭典
搖蕩[ yáo dàng ]
⒈ ?搖動晃蕩、動蕩不安。
引《史記·卷一〇三·萬石君傳》:「倉廩既空,民貧流亡,而君欲請徙之,搖蕩不安,動危之,而辭位,君欲安歸難乎?」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泛淫泛濫,隨風澹淡,與波搖蕩,奄薄水渚。」
近搖晃
⒉ ?鼓舞、鼓動。
引《莊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搖蕩民心,使之成教易俗。」
分字解釋
※ "搖蕩"的意思解釋、搖蕩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下面的風景的確很美,但更美的還是在天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天空的明凈和深邃,空氣清朗透明。新鮮的、輕盈的空氣靜靜地象波浪似地搖蕩著,滾動著,似乎在高處它也感到更加自由了。
2.陣雨驟來,如萬馬奔騰;半屏山忽然不見了,只有密密的雨,密密地替蓮池掛上了珠簾。陣雨里,那些采菱角的船,依然從容地游移搖蕩。船上的人連蓑衣也不穿。
3.一百零二、我感到空虛,仿佛蒼天嘩啦一聲在我身邊崩塌下來;我感到胸口郁悶疼痛,好像重重地挨了一悶棍;我神魂搖蕩,猶如從萬丈懸崖墜入無底的深淵。
4.暮色蒼茫,冷月搖蕩,憂傷如落日倉皇。
5.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風飚,徒有霜華無霜質。
6.剛剛說話的瞬間,那迸發出來的強大氣場,讓她都有些失神搖蕩。
7.我是一條小魚,在你夢河中游泳。是碧藍的風?是搖蕩的虹?沒有毒棘,沒有欺騙的網痕。星星閃在水底;幻影聚在空中。呵,我是一片雪花,在你心海中消溶……
8.腸回氣蕩:回:曲折,迂回;蕩:搖蕩。形容好的音樂、文章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子。
9.泛淫泛濫,隨風澹淡,與波搖蕩,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10.風清心情動蕩、面上神色亦在變幻莫測,一如月光中搖蕩不休的樹影。
相關詞語
- yáo yáo搖搖
- dà yáo dà bǎi大搖大擺
- gǎn dàng感蕩
- yáo yáo yù zhuì搖搖欲墜
- zhèn dàng震蕩
- dòng dàng動蕩
- dòng yáo動搖
- kōng dàng dàng空蕩蕩
- huí dàng回蕩
- hào hào dàng dàng浩浩蕩蕩
- dàng píng蕩平
- yīng dàng英蕩
- chuǎng dàng闖蕩
- xīn jīng yáo yáo心旌搖搖
- dàn dàng淡蕩
- yáo zuǐ diào shé搖嘴掉舌
- yáo mín搖民
- yáo shuǐ搖水
- yáo bì搖襞
- yáo dàng搖蕩
- yáo dàng搖蕩
- yáo yuè搖悅
- yáo chún搖唇
- dàng rǎng蕩攘
- nán shān kě yí,pàn bù kě yáo南山可移,判不可搖
- bǒ dàng簸蕩
- yáo yáo huǎng huǎng搖搖晃晃
- xū yáo須搖
- yáo jīng搖旌
- yáo dàn搖旦
- dàng rán蕩然
- liú dàng流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