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舉

詞語解釋
行舉[ xíng jǔ ]
⒈ ?作為,舉動。
引證解釋
⒈ ?作為,舉動。
引《魏書·崔光傳》:“為民父母,所宜存恤,靖以撫之,猶懼離散,乃於收斂初辰,致此行舉,自近及遠,交興怨嗟。”
⒉ ?巡查報告。
引《漢書·成帝紀》:“遣光祿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舉瀕 河 之郡水所毀傷困乏不能自存者,財振貸。”
顏師古 注:“巡行而舉其狀也。”
⒊ ?做官,故 孔子 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 孔子 的舉業。’”做官,故 孔子 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 孔子 的舉業。’”
引謂根據品行任用人才。語本《禮記·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馬二 先生道:‘你這就差了。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 孔子 生在 春秋 時候,那時用“言揚行舉”
分字解釋
※ "行舉"的意思解釋、行舉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講文明,要通俗不低俗,言行舉止大方得體;要大氣不小氣,大事小事認真仔細;要愛心不偏心,待人接物和藹可親;要善良不違良,一生一世美名傳揚。
2.在我的心目中,張教授的言行舉止,一貫都是文質彬彬的。
3., 在舉止方面如要自然,要靠你的自信,不必過于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何,太注意了,反而會手足無措。
4.我只是生活在浩瀚宇宙中細微的一角、重復著每個人的言行舉止,但是就算掙扎又如何,并不會阻止地球運轉,也不會妨礙生命演進,那就別鉆牛角尖求一個是非黑白。
5.文明學生的形象應當是言行舉止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
6.與一個人在一起,有時候是想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所帶來的延伸空間,作為感受的積累。有時則僅僅是因為寂寞,想有溫度和言語包裹。
7.教師的言行舉止,隨時隨地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8.由于她從小接受著良好的教育,所以她的言行舉止溫文爾雅,顯得彬彬有禮。
9.在我的心目中,張教授的言行舉止,一貫都是文質彬彬的。
10.在公眾的場合中,必須留意言行舉止,尤其交頭接耳是不禮貌的。
相關詞語
- xíng dòng xiē行動些
- jǔ dòng舉動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業
- jǔ bàn舉辦
- xíng jìn行進
- xíng zhèng jī guān行政機關
- háng yè行業
- háng dōng行東
- háng huì行會
- xíng wéi行為
- chéng xíng程行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贅行
- háng xíng航行
- pái háng排行
- liàng lì ér xíng量力而行
- yī jǔ yī dòng一舉一動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liú xíng流行
- shēn tǐ lì xíng身體力行
- shào nián xíng少年行
- xíng pù行鋪
- lǚ xíng旅行
- bù xíng步行
- cǎo xíng草行
- háng qíng行情
- jìn xíng進行
- xuǎn jǔ選舉
- xíng cǎo行草
- dòng xíng動行
- xíng yí行移
- xíng zhèng行政
- xíng lù zi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