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ǎo wǎng
注音ㄐ一ㄠˇ ㄨㄤˇ
繁體矯枉
⒈ ?矯正彎曲。比喻糾正偏邪。
⒈ ?矯正彎曲。比喻糾正偏邪。
引《孟子·滕文公下》“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漢 趙岐 注:“人當以直矯枉耳。”
《后漢書·朱祐景丹傳論》:“光武 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
李賢 注:“矯,正也。枉,曲也。”
唐 元希聲 《贈皇甫侍御赴都》詩之四:“刺邪矯枉,非賢勿居。”
宋 秦觀 《送洪景之循州參軍》詩:“寒梅不自重,輒花桃李先。矯枉有佳菊,最后眾芳妍。”
1.瘦身固然有益健康,一旦矯枉過正,弄到厭食就糟糕了。
2.糾正錯誤要實事求是,掌握好分寸,盡量避免矯枉過正。
3.但是,一旦市場開始變動又往往會矯枉過正。
4.承受這個罪孽深重的世界,讓我免于其禍,懷抱信念,相信它能夠矯枉過正,讓我臣服它的意旨。
5.近年來,司法機關辦理網(wǎng)絡誹謗案例時飽受詬病,癥結(jié)在于對誹謗罪這樣的親告罪,國家刑罰權介入過急,經(jīng)常導致矯枉過正的局面。
6.他對這件事情的批評,雖然有點依據(jù),然而有些地方不免流于矯枉過正。
7.我們制定政策時一定要謹慎,既不能拖沓敷衍,也不能矯枉過正。
8.瘦身固然有益健康,一旦矯枉過正,弄到厭食就糟糕了。
9.醫(yī)生要她減肥,結(jié)果她連水都不敢喝,真是矯枉過正。
10.現(xiàn)在擔憂的是決策者會矯枉過正,毀掉了 氣沉沉的世界經(jīng)濟中少有的活力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