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召

詞語解釋
號召[ hào zhào ]
⒈ ?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人們發出召喚,使其完成預完的任務。
例響應某人的號召。
英call; appeal;
引證解釋
⒈ ?召喚;招聚。
引《管子·小匡》:“又游士八千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糧,財幣足之,使出周游於四方,以號召收求天下之賢士。”
《漢書·陳勝傳》:“攻 陳、陳 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不勝,守丞 。乃入據 陳。數日,號召三老豪桀會計事。”
顏師古 注:“號令召呼之。”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板經書紀略》:“曾聞 成祖 勅儒臣纂修《永樂大典》一部,係 湖廣 王洪 等編輯,時號召四方文墨之士,累十餘年而就。”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上海 盛行小品文,有人疑我在號召攻擊,其實不然。”
國語辭典
號召[ hào zhào ]
⒈ ?借某種名義,召集大眾合力完成任務。
引《國語·齊語》:「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
《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號召三老豪桀會計事,……勝乃立為王,號張楚。」
近號令 呼吁 召喚
分字解釋
※ "號召"的意思解釋、號召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畢業后,他響應黨的號召,到西藏安家落戶了。
2.陳冠已經推斷出來,守月與鐵九華號召修行中人搜索失竊之物時,一定說明了失竊之物的特征,讓這些道士和尚按圖索驥,然而這些就不是李鎮北所知道的啦。
3.工作組還號召公共和個人保險業務涵蓋超重和肥胖兒童。
4.這是公然宣稱要奪取天下稱圣稱王,而且建元大興,并且以熊儲的名義發布了安民告示,號召各地大明軍隊起兵勤王,共討燕京逆賊朱由檢。
5.作為市民在建黨90周年之際響應黨的號召,時刻團結在快樂的周圍,緊緊繃著幸福這根弦,建設蒸蒸日上的幸運形勢,為夏天的清爽快意建設增磚添瓦。
6.你是掙不脫的夸父,飛不起來的伊卡瑞斯。每天一次的輪回,從曙到暮。扭曲不屈之頸,昂不垂之頭。去追一個高懸的號召!
7.警察抓小偷,天經地義,但需要遵紀守法;號召公民參與,無可厚非,但需防止劍走偏鋒。
8.他們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真心實意的愛戴,他們的戰爭動員的號召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
9.另據《香港經濟日報》6月16日報道,立法會17日起將審議政改方案,反對政改的民陣希望在審議期間號召10萬人包圍立法會。
10.那些官僚主義者,從早到晚做總結,做報告,開會,到處都在鄭重宣布、莊嚴號召、“通告情況”、“采取措施”,然后又做總結,忙碌得不亦樂乎!然而,幾乎不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現實的事業遭受損害。
相關詞語
- jǐng hào警號
- zhào kāi召開
- nián hào年號
- àn hào暗號
- hào yī號衣
- yī hào一號
- shào píng guā召平瓜
- biān hào編號
- shān jié hào刪節號
- xùn hào訊號
- hào jiǎo號角
- kǒu hào口號
- zhōu guāng zhào周光召
- zhào huí召回
- hào mǎ號碼
- dài hào代號
- shāng hào商號
- sù jì jì hào速記記號
- dòu hào逗號
- zhēng zhào征召
- xìng hào姓號
- yì zhào役召
- shí hào十號
- zhàng hào賬號
- bō hào撥號
- zhào huàn召喚
- shāi luó zhǎng hào篩鑼掌號
- míng hào名號
- zhèng hào政號
- gēng hào更號
- chǒng hào寵號
- biǎo hào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