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

詞語解釋
利息[ lì xī ]
⒈ ?去除本金以外所增加的利錢。
例公債利息。
英interest;
⒉ ?財物。
例便撇了行李逃奔了去,以此得這些利息,實不敢害人。——《水滸傳》
英property; belongings;
⒊ ?收益。
例到了鄉下,連那葉子也不白扔。那一樁不是利息。——《兒女英雄傳》
英gain;
引證解釋
⒈ ?貸出本金所收取的子金。
引《漢書·谷永傳》“為人起債分利受謝” 唐 顏師古 注:“言富賈有錢,假託其名,代之為主,放與它人,以取利息而共分之。”
明 陸深 《<停驂錄>摘抄》:“司馬溫公 《救荒疏》謂富室有蓄積者,官給印歷,聽其舉貸,量出利息,候豐熟日,官為收索。”
茅盾 《林家鋪子》二:“她有三百元的‘老本’存在 林先生 的鋪里,按月來取三塊錢的利息。”
⒉ ?收益;收入。
引《北史·恩幸傳·劉騰》:“公私屬請,唯在財貨,舟車之利,水陸無遺,山澤之饒,所在固獲,剝削六鎮,交通底市,歲入利息以巨萬計。”
唐 沉亞之 《臨涇城碑》:“臨涇 地扼 洛口,其地絶饒利息。”
《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他的油比別人分外容易出脫。每日所賺的利息,又且儉喫儉用,積下東西來,置辦些日用家業。”
國語辭典
利息[ lì xí ]
⒈ ?透過存款、貸款或投資等途徑,由母金所生的子金。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往一回,卻不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人都拼 走這條路。」
《紅樓夢·第五六回》:「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兩銀子的利息。」
近息金
反本金
⒉ ?錢財。
引《水滸傳·第四三回》:「但有孤單客人經過,聽得說了黑旋風三個字,便撇了行李奔走了去。以此得這些利息,實不敢害人。」
英語interest (on a loan)?, CL:筆|筆[bi3]
德語Zins, Zinsen (S)?, Zinsen (S)?
法語intérêt (d'un prêt)?
分字解釋
※ "利息"的意思解釋、利息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將誠信存入生命的銀行,為你的事業成功兌現珍貴的利息。
2.切勿坐耗時光,須知每刻都有無窮的利息;日計不足,歲計有余。
3.愛而不狂,妒而不亂,悔而不痛,怒二仍平。你變換你的工作,而又堅持你的計劃你雖復得,卻沒有失掉過什么。你愛收獲,可絕不為了匱乏,你求利息,可沒有吝嗇。奧古斯丁
4.這意味著該公司在計算利息、稅款、折舊和分期償付前,本財年收益的增長預計徘徊在預測區間的低端。
5.他們以天價奇高利息向借款人放貸,而借款人都因一時急需,誤上賊船,而后逼得走投無路,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
6.留有一定的現金是對的,但是當銀行利息很低時把錢放到住房互助協會,錢就會因為通漲而貶值。
7.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
8.許多的麻煩、禍害最終鮮少會兌現.而煩惱就是你白白預付給它的貸款利息.
9.高利息誘惑下的諸多“江湖救急”,往往是美好出場,卻如噩夢相隨。
10.這張借據你先收回去..為什么?因為那筆錢,你是用我的名義去捐的,那當然是我付錢,現在好像反而是你欠我五十萬..欠錢可是要算利息的耶,好啊..只要你說得出..我就付得起,搔癢三分鐘..你完蛋了..
相關詞語
- qiǎo wú shēng xī悄無聲息
- xiāo xī消息
- xī xī xiāng guān息息相關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tiáo xī調息
- píng xī平息
- xiū xī休息
- biàn lì便利
- shā yī lì bǎi 一利百
- shùn lì順利
- dì wú yí lì地無遺利
- bǎi lì百利
- bō lì wéi yà玻利維亞
- kè lì克利
- fú lì福利
- shèng lì勝利
- qì xī yǎn yǎn氣息奄奄
- lì mín利民
- shēng xī聲息
- nián xī年息
- wú shēng wú xī無聲無息
- bù lì不利
- yǒu lì有利
- xī lì犀利
- lì yòng利用
- fèi wù lì yòng廢物利用
- shuǐ lì水利
- jiāo lì交利
- quán lì權利
- shí yí qiú lì拾遺求利
- zuò xī作息
- lì jiàn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