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àng yì zhí yán
注音ㄓㄤˋ 一ˋ ㄓˊ 一ㄢˊ
成語解釋
仗義執言
繁體仗義執言
⒈ ?憑據義理,敢于站出來說公道話。
英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⒈ ?伸張正義,激昂陳詞。
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 范 名 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魯迅 《南腔北調集·又論“第三種人”》:“法國 的文藝家,這樣的仗義執言的舉動是常有的。”
⒈ ?主持正義,說話正直公道。
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東周列國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四國悔罪,王室之福。」
1.文聘身為新野之戰主將,一直對劉璟在新野之戰未得任何獎賞而耿耿于懷,今天蔡瑁說他不夠資格上堂,文聘再也忍不住,仗義執言。
2.他為人正直,敢仗義執言。
3.他性情耿直,總愛仗義執言。
4.今我國當創巨痛深之會,英、美皆作壁上觀,獨俄人仗義執言,邀同德、法,使日本還我遼東,復為我貸銀作保。
5.又請剛才仗義執言的李璐照顧江清媛。
6.今我國以存亡關系,故不簽字,各國當能見諒,未必不可留作懸案,為他日樽俎折沖之余地,仗義執言,以待國際同盟之裁判。
7.儲安平這種不顧私人恩怨的仗義執言的風格讓人敬佩。
8.小文的爸爸是縣上的*記,為人正直,敢于仗義執言。
9.時機到仗義執言,觀音出名駝授首。
10.霍祺芬陪二太太從大少爺房里出來經過走廊,剛好看見這一幕,每次看到三太太囂張跋扈欺負別人的時候,她都忍不住仗義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