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
詞語解釋
常人[ cháng rén ]
⒈ ?守常道不變的人。
⒉ ?平常的人。
⒊ ?固定的人。
引證解釋
⒈ ?守常道不變的人。
引《書·立政》:“繼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蔡 沉 集傳:“常人,常德之人也。”
⒉ ?平常的人。
引《莊子·人間世》:“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
《史記·商君列傳》:“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
《周書·韓盛傳》:“德輿 姿貌魁杰,有異常人。”
唐 杜甫 《哀王孫》詩:“高帝 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老爺乃萬民之主,況又護持佛法,一念之誠,便與天地感通,豈是常人之可比。”
魯迅 《華蓋集·題記》:“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間,又是一個常人,能夠交著‘華蓋運’。”
⒊ ?固定的人。
引《周書·異域傳上·高麗》:“是俗好淫,不以為愧,有游女者,夫無常人。”
《舊唐書·西戎傳·拂菻國》:“其王無常人,簡賢者而立之。”
國語辭典
常人[ cháng rén ]
⒈ ?尋常的人,一般人。
引《后漢書·卷一六·鄧禹傳》:「禹年雖幼,而見光武知非常人,遂相親附。」
《三國演義·第三回》:「吾觀呂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
⒉ ?固定的對象。
引《周書·卷四九·異域傳上·高麗傳》:「風俗好淫,不以為愧,有游女者,夫無常人。」
《舊唐書·卷一九八·西戎傳·拂菻傳》:「其王無常人,簡賢者而立之。」
⒊ ?堅守常道的人。
引《書經·立政》:「繼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英語ordinary person
法語personne ordinaire
最近近義詞查詢:
委托的近義詞(wěi tuō)
做作的近義詞(zuò zuò)
法規的近義詞(fǎ guī)
改觀的近義詞(gǎi guān)
正義的近義詞(zhèng yì)
不能的近義詞(bù néng)
幼稚的近義詞(yòu zhì)
核心的近義詞(hé xīn)
注目的近義詞(zhù mù)
引發的近義詞(yǐn fā)
淋漓盡致的近義詞(lín lí jìn zhì)
充實的近義詞(chōng shí)
安寧的近義詞(ān níng)
聰明的近義詞(cōng míng)
回來的近義詞(huí lái)
耕作的近義詞(gēng zuò)
提醒的近義詞(tí xǐng)
冒充的近義詞(mào chōng)
毋庸的近義詞(wú yōng)
領先的近義詞(lǐng xiān)
同業的近義詞(tóng yè)
領會的近義詞(lǐng huì)
目標的近義詞(mù biāo)
守正不阿的近義詞(shǒu zhèng bù ē)
宣布的近義詞(xuān bù)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