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識
詞語解釋
標識[ biāo shí ]
⒈ ?立標指示位置。
英mark;
標識[ biāo zhì ]
⒈ ?同標志,表明特征的記號或事物。
英sign; mark;
引證解釋
⒈ ?記號,符號或標志物。用以標示,便于識別。
引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趣舉一名以為標識耳。”
一本作“摽識”。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嘗夢入冥,吏引至一處,若官府,兩廡皆大屋,貯錢滿中,各以官為標識。問之,曰:‘此俸祿也。’”
《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把盛油的桶兒,一面大大寫個‘秦’字,一面寫‘汴梁’二字,將油桶做個標識,使人一覽而知。”
蕭紅 《王阿嫂的 》:“在村里, 王妹子、愣三、竹三爺,這都是公共的名稱。是凡傭工階級都是這樣簡單而不變化的名字。這就是工人階級一個天然的標識。”
⒉ ?標明;做出標志。
引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預以紅旗插於水中,標識地分遠近。”
《元典章·刑部四·雜例》:“所養母狗一只,從來不曾咬人,以此不曾標識。”
國語辭典
標識[ biāo zhì ]
⒈ ?表明特征的記號。
引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舉一名以為標識耳。」
《醒世恒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把盛油的桶兒,一面大大寫個『秦』字,一面寫『汴梁』二字,將油桶做個標識,使人一覽而知。」
近標記 標志 標幟 記號
⒉ ?標明、顯明。
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預以紅旗插于水中,標識地分遠近。」
最近近義詞查詢:
寥寂的近義詞(liáo jì)
忽然的近義詞(hū rán)
苦難的近義詞(kǔ nàn)
愛好的近義詞(ài hào)
向導的近義詞(xiàng dǎo)
消耗的近義詞(xiāo hào)
柔軟的近義詞(róu ruǎn)
領導的近義詞(lǐng dǎo)
不同的近義詞(bù tóng)
乞食的近義詞(qǐ shí)
打動的近義詞(dǎ dòng)
遠方的近義詞(yuǎn fāng)
文明的近義詞(wén míng)
險些的近義詞(xiǎn xiē)
飛行的近義詞(fēi xíng)
按摩的近義詞(àn mó)
撮合山的近義詞(cuō hé shān)
出發點的近義詞(chū fā diǎn)
近年的近義詞(jìn nián)
難題的近義詞(nán tí)
撤消的近義詞(chè xiāo)
欣賞的近義詞(xīn shǎng)
光顧的近義詞(guāng gù)
冬眠的近義詞(dōng mián)
披露的近義詞(pī lù)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