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賊
詞語解釋
盜賊[ dào zéi ]
⒈ ?強盜和小偷總稱。
例盜賊亭武起,問誰多窮民。——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英robber; bandit; embezzler; thief;
引證解釋
⒈ ?劫奪和偷竊財物的人。
引《周禮·天官·小宰》:“五曰刑職,以詰邦國,以糾萬民,以除盜賊。”
《荀子·君道》:“禁盜賊,除姦邪。”
楊倞 注:“盜賊通名,分而言之,則私竊謂之盜,劫 謂之賊。”
今俗稱強取曰盜,私偷曰賊。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一折:“俺這犬吠柴門和月待黃昏,只除是盜賊不敢來相近。”
⒉ ?指搶劫偷竊的行為。
引唐 元稹 《告畬三陽神文》:“饑饉因仍,盜賊倉卒,閭落焚燔,城市剽拂。”
⒊ ?對反叛者的貶稱。
引《史記·秦始皇本紀》:“其后公卿希得朝見,盜賊益多,而 關中 卒發東擊盜者毋已。”
宋 陸游 《董逃行·讀古樂府擬作》:“漢 末盜賊如牛毛,千戈萬槊更相鏖。”
⒋ ?指外族入侵者。
引唐 陳子昂 《上蜀川軍事》:“臣伏惟 松潘 諸軍自屯鎮以來,於今相繼百十餘年,竟未聞盜賊(指 吐蕃 )大侵而有尺寸之效。”
《明史·楊繼盛傳》:“盜賊(指 俺答 )伏莽,徒懾國威不敢肆耳,今知朝廷畏怯,睥睨之漸必開。”
國語辭典
盜賊[ dào zéi ]
⒈ ?強盜竊賊。
引《周禮·天官·小宰》:「刑職以詰邦國,以糾萬民,以除盜賊。」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像這盜賊橫行,全不肯講究一個弭盜安民的良法。」
近響馬
反警探
最近近義詞查詢:
靈活的近義詞(líng huó)
會餐的近義詞(huì cān)
教授的近義詞(jiào shòu)
航行的近義詞(háng xíng)
截止的近義詞(jié zhǐ)
緊急的近義詞(jǐn jí)
果斷的近義詞(guǒ duàn)
如果的近義詞(rú guǒ)
贊美的近義詞(zàn měi)
低頭的近義詞(dī tóu)
報告的近義詞(bào gào)
穩定的近義詞(wěn dìng)
選舉的近義詞(xuǎn jǔ)
感奮的近義詞(gǎn fèn)
微乎其微的近義詞(wēi hū qí wēi)
趕上的近義詞(gǎn shàng)
踏踏實實的近義詞(tà tà shí shí)
和尚的近義詞(hé shàng)
條目的近義詞(tiáo mù)
梓里的近義詞(zǐ lǐ)
不但的近義詞(bù dàn)
平整的近義詞(píng zhěng)
優雅的近義詞(yōu yǎ)
伙伴的近義詞(huǒ bàn)
裁員的近義詞(cái yuá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