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詞語解釋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雜史和以描寫人物為主的舊小說之類,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區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禮·春官·大宗伯》:“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br />宋 陳亮 《三國紀年序》:“自當時之諸侯,國各有史,一言一動,罔不畢載。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黃遵憲 《三哀詩》:“我已外史達,人實高閣置?!?/span>
⒉ ?指稗史及某些舊小說。如舊題 漢 黃憲 的《天祿閣外史》、 清 吳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舊時文人常用作別號。如 元 張雨 稱 句曲外史,清 惲格 稱 白云外史。
國語辭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為瑣記及小說之類。如《儒林外史》。
近別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為雅號。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傳一·趙塤傳》:「入見,賜之宴,賦詩稱旨,除廣信教授,自號榮陽外史?!?/span>
⒊ ?職官名。職掌記錄王者下達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國志書,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義詞查詢:
不管的近義詞(bù guǎn)
完美的近義詞(wán měi)
說起的近義詞(shuō qǐ)
要塞的近義詞(yào sài)
撤回的近義詞(chè huí)
結構的近義詞(jié gòu)
等待的近義詞(děng dài)
漫步的近義詞(màn bù)
國賊的近義詞(guó zéi)
金錢的近義詞(jīn qián)
聲威的近義詞(shēng wēi)
睡覺的近義詞(shuì jiào)
生命的近義詞(shēng mìng)
甜美的近義詞(tián měi)
斷絕的近義詞(duàn jué)
合力的近義詞(hé lì)
地理的近義詞(dì lǐ)
后果的近義詞(hòu guǒ)
充數的近義詞(chōng shù)
周圍的近義詞(zhōu wéi)
土地的近義詞(tǔ dì)
人力車的近義詞(rén lì chē)
盡是的近義詞(jìn shì)
可惜的近義詞(kě xī)
積極的近義詞(jī jí)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