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
詞語解釋
出師[ chū shī ]
⒈ ?完成從師學藝。
英finish one’s apprenticeship;
⒉ ?率兵征討。
例出師未捷身先 ,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英dispatch troops to fight; send out an army;
引證解釋
⒈ ?出兵。
引《左傳·文公十六年》:“夫 麇 與 百濮,謂我饑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
《后漢書·吳漢傳》:“每當出師,朝受詔,夕即引道,初無辦嚴之日。”
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負鄙為艱,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眾十旅。”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乙巳出師。會天大雨,三晝夜不絶。”
茅盾 《喜劇》:“那時 上海 還是 孫傳芳 的勢力,那時國民革命軍還沒有出師北伐。”
⒉ ?徒工期滿學成。
引韓少華 《紅點頦兒》二:“我學了三年零一節,剛出師,就‘晉’到了前柜。”
國語辭典
出師[ chū shī ]
⒈ ?出兵。
引《左傳·文公十六年》:「夫麇與百濮,謂我饑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出師征伐,斥奪此地。」
近出兵
反撤兵
⒉ ?學徒從師學藝,期滿藝成稱為「出師」。也作「出道」。
例如:「他在店里做了三年學徒,現在已經出 師了。」
最近近義詞查詢:
怒目的近義詞(nù mù)
造就的近義詞(zào jiù)
終止的近義詞(zhōng zhǐ)
正義的近義詞(zhèng yì)
忽略的近義詞(hū lüè)
相輔相成的近義詞(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面前的近義詞(miàn qián)
手書的近義詞(shǒu shū)
迂回的近義詞(yū huí)
參見的近義詞(cān jiàn)
動機的近義詞(dòng jī)
青春的近義詞(qīng chūn)
精心的近義詞(jīng xīn)
眉飛色舞的近義詞(méi fēi sè wǔ)
悅目娛心的近義詞(yuè mù yú xīn)
小型的近義詞(xiǎo xíng)
胡同的近義詞(hú tóng)
平空的近義詞(píng kōng)
遭遇的近義詞(zāo yù)
超級的近義詞(chāo jí)
干枯的近義詞(gān kū)
中途的近義詞(zhōng tú)
天地的近義詞(tiān dì)
基本的近義詞(jī běn)
介紹的近義詞(jiè shà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qū nèi區內
-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聲不響
- huǒ tóng伙同
- jiāng jìn將近
- huì tú繪圖
- chūn fēng fèng rén春風風人
- huà shēng化聲
- jǐng dí警笛
- fāng chí方馳
- guī fàn規范
- hé měi和美
- fēn jī分機
- kě kě dòu可可豆
- zhū cǎo朱草
- gǒu dōng xī狗東西
- yī jiā wú èr一家無二
- jiā cè挾策
- mí hé彌合
- sè dāng色當
- guāng yùn光暈
- fèn fèn bù píng憤憤不平
- cān huì參會
- qì shì xiōng xiōng氣勢洶洶
- hé qún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