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應
詞語解釋
策應[ cè yìng ]
⒈ ?戰斗中互相配合應敵。
英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 in coordination with;
⒉ ?斗爭中在輿論或行動上造成聲勢對自己一方進行的支持。
引證解釋
⒈ ?從不同方面對敵作戰,以與友軍呼應。
引宋 司馬光 《論屈野河西修堡狀》:“於五月五日彼處兵官引一千許人,夜開城門,徑往 屈野河 西,前無探候,后無策應,中無部伍,但賫酒食,不為戰備,以此逢敵,如何不敗。”
《三國演義》第七一回:“今聞 劉備 親自領兵來取 漢中,可速奏 魏王,早發精兵猛將,前來策應。”
郭孝成 《湖南光復紀事》:“清 軍自得 漢陽,湖南 人士均憤不顧身,頗有滅此朝食之概,迭電各省,派兵赴 鄂,以資策應。”
峻青 《海嘯》第四章:“這樣,三支力量,就形成了犄角之勢,既可以分別應付情況,又可以互相策應支援。”
國語辭典
策應[ cè yìng ]
⒈ ?兩軍相呼應,協同作戰。
引《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葛從周又自策應,曹州與兗州之圍遂解。」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升帳,傳下號令,教兩都督率領本部兵馬,作中軍策應。」
近接應
最近近義詞查詢:
賜教的近義詞(cì jiào)
造反的近義詞(zào fǎn)
興隆的近義詞(xīng lóng)
苦難的近義詞(kǔ nàn)
廣大的近義詞(guǎng dà)
調劑的近義詞(tiáo jì)
獨居的近義詞(dú jū)
開辟的近義詞(kāi pì)
分化的近義詞(fēn huà)
模樣的近義詞(mú yàng)
封閉的近義詞(fēng bì)
處處的近義詞(chù chù)
決定的近義詞(jué dìng)
陌生的近義詞(mò shēng)
鄉鎮的近義詞(xiāng zhèn)
安置的近義詞(ān zhì)
領先的近義詞(lǐng xiān)
盡是的近義詞(jìn shì)
缺點的近義詞(quē diǎn)
終于的近義詞(zhōng yú)
店員的近義詞(diàn yuán)
自身的近義詞(zì shēn)
基礎的近義詞(jī chǔ)
似乎的近義詞(sì hū)
保持的近義詞(bǎo chí)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