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終南山
望終南山。唐代。李世民。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唐代]:李世民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
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
疊松朝若夜,複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詩歌一開篇便透出一股帝王雄霸之氣,收束由景入情,面對如此美好河山,哪里還有人生煩惱憂慮?也不必尋訪神仙!
全詩寫景,終南山在長安附近,首聯總寫,其山在渭水之畔,重巒疊嶂,直插云天。頷聯寫遠景,運用了倒裝的手法,有設問的語氣:那紅紅的,是從山嶺上緩緩升起的太陽,那凝翠谷中的是被樹染綠的山間霧嵐。頸聯寫近景,那重重疊疊的松樹遮住了陽光,使山間的白晝也仿佛是夜里;那一層層的山崖之間似乎沒有分界,成為了一個整體。尾聯收束發感慨,這座山就足以使人放下紛繁的思緒,而親近自然,有了仙氣,何必再去苦苦追尋求仙路。
唐代·李世民的簡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
? 李世民的詩(92篇) 〕
:
張羽(鳳舉)
猶是行春隊里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
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猶是行春隊裡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
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近現代:
趙尊岳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
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
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明代:
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雲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
陳振家
一蝶飛來大似窗,遭逢狹路意倉惶。輕搖兩翅摧黃葉,閑轉雙睛泛綠光。
頓覺腥風奔面頰,倒抽冷氣縮肝腸。歸來疑慮總難析,遮莫逍遙漆吏莊。
一蝶飛來大似窗,遭逢狹路意倉惶。輕搖兩翅摧黃葉,閑轉雙睛泛綠光。
頓覺腥風奔面頰,倒抽冷氣縮肝腸。歸來疑慮總難析,遮莫逍遙漆吏莊。
:
多隆阿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游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遊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