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吳之英的詩 >
乙酉春三月獨游巫峰后舟有扶柩侍祖言歸者纜次來謁出所寫巫峽歸舟圖求言為佩賦此寄感
乙酉春三月獨游巫峰后舟有扶柩侍祖言歸者纜次來謁出所寫巫峽歸舟圖求言為佩賦此寄感
乙酉春三月獨游巫峰后舟有扶柩侍祖言歸者纜次來謁出所寫巫峽歸舟圖求言為佩賦此寄感。近現(xiàn)代。吳之英。 游人盡道巫峽崄,年年歲歲有來舟。但見來游不見歸,啼猿空為游人悲。蜀國于今已瘠土,官商猶自說天府。艫舳千里閼夔門,趙王公子楚王孫。穿礦采珠棼跟趾,山靈不淥江神 。竊得卓財又竊女,嬋媛久滯豪華旅。近肉遠絲酣舞筵,襄王一夢三千年。明月鄉(xiāng)心歸何處,鶯花屢新裘馬故。縱馀資斧足纏腰,膏火相煎利倚刀。何況宦情繭紙隔,市 半是千金客。漆榆宛保奸俠民,更兼椎埋有薦紳。可憐琴鶴枉相待,升屋遙復(fù)若聞悔。君今扶櫬返苫廬,祖孫為命甘粗蔬。高唐云雨應(yīng)排候,布帆安穩(wěn)渡重岫。我愧家傳朝歌筆,擇言贈遠詒女后。白發(fā)從此老園亭,莫向西風(fēng)說錦城。試問旅魂歸骨處,蜀山何似故山青。
[近現(xiàn)代]:吳之英
游人盡道巫峽崄,年年歲歲有來舟。但見來游不見歸,啼猿空為游人悲。
蜀國于今已瘠土,官商猶自說天府。艫舳千里閼夔門,趙王公子楚王孫。
穿礦采珠棼跟趾,山靈不淥江神 。竊得卓財又竊女,嬋媛久滯豪華旅。
近肉遠絲酣舞筵,襄王一夢三千年。明月鄉(xiāng)心歸何處,鶯花屢新裘馬故。
縱馀資斧足纏腰,膏火相煎利倚刀。何況宦情繭紙隔,市 半是千金客。
漆榆宛保奸俠民,更兼椎埋有薦紳。可憐琴鶴枉相待,升屋遙復(fù)若聞悔。
君今扶櫬返苫廬,祖孫為命甘粗蔬。高唐云雨應(yīng)排候,布帆安穩(wěn)渡重岫。
我愧家傳朝歌筆,擇言贈遠詒女后。白發(fā)從此老園亭,莫向西風(fēng)說錦城。
試問旅魂歸骨處,蜀山何似故山青。
遊人盡道巫峽崄,年年歲歲有來舟。但見來遊不見歸,啼猿空為遊人悲。
蜀國于今已瘠土,官商猶自說天府。艫舳千裡閼夔門,趙王公子楚王孫。
穿礦采珠棼跟趾,山靈不淥江神 。竊得卓財又竊女,嬋媛久滯豪華旅。
近肉遠絲酣舞筵,襄王一夢三千年。明月鄉(xiāng)心歸何處,鶯花屢新裘馬故。
縱馀資斧足纏腰,膏火相煎利倚刀。何況宦情繭紙隔,市 半是千金客。
漆榆宛保奸俠民,更兼椎埋有薦紳。可憐琴鶴枉相待,升屋遙複若聞悔。
君今扶櫬返苫廬,祖孫為命甘粗蔬。高唐雲(yún)雨應(yīng)排候,布帆安穩(wěn)渡重岫。
我愧家傳朝歌筆,擇言贈遠詒女後。白發(fā)從此老園亭,莫向西風(fēng)說錦城。
試問旅魂歸骨處,蜀山何似故山青。
唐代·吳之英的簡介
吳之英(1857—1918),字伯朅,四川名山縣人。早年就讀于成都尊經(jīng)書院,后為尊經(jīng)書院都講、錦江書院襄校、四川國學(xué)院院正。為四川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參與組織“蜀學(xué)會”并任《蜀學(xué)報》主筆,戊戌變法失敗后,回鄉(xiāng)潛心著述,有《壽櫟廬叢書》、《中國通史》等書行世。
...〔
? 吳之英的詩(17篇) 〕
宋代:
陸游
我悔不學(xué)農(nóng),力耕泥水中,二月始穡事,十月畢農(nóng)功。
我悔不學(xué)醫(yī),早讀黃帝書,名方手自緝,上藥如山儲。
我悔不學(xué)農(nóng),力耕泥水中,二月始穡事,十月畢農(nóng)功。
我悔不學(xué)醫(yī),早讀黃帝書,名方手自緝,上藥如山儲。
清代:
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fā)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fēng)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fā)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fēng)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yún)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宋代:
李宏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只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隻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明代:
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宋代:
陸游
孔明百畝桑,景略十具牛,豈無子孫念,飽暖自可休。
種桑吾廬西,微徑出南陌,三月葉暗園,四月葚可摘。
孔明百畝桑,景略十具牛,豈無子孫念,飽暖自可休。
種桑吾廬西,微徑出南陌,三月葉暗園,四月葚可摘。
明代:
吳寬
吳民方切九重憂,祖道休將五馬留。朝寧久稱真御史,封疆還屬古諸侯。
香凝燕寢韋郎詠,棹續(xù)花橋白傅游。我忝郡人無以頌,擬叨循吏傳重修。
吳民方切九重憂,祖道休將五馬留。朝甯久稱真禦史,封疆還屬古諸侯。
香凝燕寢韋郎詠,棹續(xù)花橋白傅遊。我忝郡人無以頌,擬叨循吏傳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