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遲(和)
玉漏遲(和)。宋代。吳季子。 自憐翠袖,向天寒、獨倚孤篁吟嘯。半世虛名,孤負白云多少。欲問梅翁舊約,怕誤我、沙頭鷗鳥。時一笑。行行且止,人間蜀道。休怪歲月無情,嘆塵世浮生,閑忙閑老。待趁黑頭,萬里封侯都了。今古勛名一夢,聽未徹、鈞天還覺。羌管曉。樓角曙星稀小。
[宋代]:吳季子
自憐翠袖,向天寒、獨倚孤篁吟嘯。半世虛名,孤負白云多少。欲問梅翁舊約,怕誤我、沙頭鷗鳥。時一笑。行行且止,人間蜀道。休怪歲月無情,嘆塵世浮生,閑忙閑老。待趁黑頭,萬里封侯都了。今古勛名一夢,聽未徹、鈞天還覺。羌管曉。樓角曙星稀小。
自憐翠袖,向天寒、獨倚孤篁吟嘯。半世虛名,孤負白雲多少。欲問梅翁舊約,怕誤我、沙頭鷗鳥。時一笑。行行且止,人間蜀道。休怪歲月無情,歎塵世浮生,閑忙閑老。待趁黑頭,萬裡封侯都了。今古勳名一夢,聽未徹、鈞天還覺。羌管曉。樓角曙星稀小。
唐代·吳季子的簡介
吳季子一般指季札。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稱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來季子、季子,《漢書》中稱為吳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封于延陵(今丹陽一帶),后又封州來,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常州武進焦溪的舜過山下。季札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廣交當世賢士,對提高華夏文化作出了貢獻。葬于上湖(今江陰申港),傳說碑銘“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十個古篆是孔子所書。
...〔
? 吳季子的詩(10篇) 〕
明代:
多炡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元代:
凌云翰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雲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
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清代:
孫蕙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涌峰頭看落暉。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云煙任是非。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湧峰頭看落暉。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雲煙任是非。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
明代:
董其昌
秀奪三峨挹錦官,主盟寧獨在詞壇。將因倚劍崆峒后,復此投醪渤澥寬。
飛檻樓臺靈氣結,連營燈火落星寒。式微縱自嗟來暮,卻喜魚磯夢始安。
秀奪三峨挹錦官,主盟甯獨在詞壇。將因倚劍崆峒後,複此投醪渤澥寬。
飛檻樓臺靈氣結,連營燈火落星寒。式微縱自嗟來暮,卻喜魚磯夢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