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源圖
詞源圖。宋代。王之望。 著作之廳屏十幅。怪石滄江莽相束?;腥蛔胰龒{旁,洶洶奔流欲頹屋。不知狂瀾何處回,壯哉萬頃納一杯。自從此畫出名手,海潮不復聲如雷。一時文士羅東觀,波濤入筆驅河漢。逍遙捫腹日來看,更得丹青助揮翰。我本儒中山澤癯,煙蓑祗合老江湖。煩將一段好東絹,畫個漁舟釣雪圖。
[宋代]:王之望
著作之廳屏十幅。怪石滄江莽相束。
恍然坐我三峽旁,洶洶奔流欲頹屋。
不知狂瀾何處回,壯哉萬頃納一杯。
自從此畫出名手,海潮不復聲如雷。
一時文士羅東觀,波濤入筆驅河漢。
逍遙捫腹日來看,更得丹青助揮翰。
我本儒中山澤癯,煙蓑祗合老江湖。
煩將一段好東絹,畫個漁舟釣雪圖。
著作之廳屏十幅。怪石滄江莽相束。
恍然坐我三峽旁,洶洶奔流欲頹屋。
不知狂瀾何處回,壯哉萬頃納一杯。
自從此畫出名手,海潮不複聲如雷。
一時文士羅東觀,波濤入筆驅河漢。
逍遙捫腹日來看,更得丹青助揮翰。
我本儒中山澤癯,煙蓑祗合老江湖。
煩將一段好東絹,畫個漁舟釣雪圖。
唐代·王之望的簡介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詩人、書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陽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縣),后寓居臺州(今浙江省臨??h)。其父王綱,任徽州(今安徽省歙縣)通判(與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對金人立賣國求榮的張邦昌為君,為時人所敬重。紹興八年(1138年)中進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臨海。所著有《漢濱集》、《奏議》、《經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詩人。
...〔
? 王之望的詩(148篇) 〕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宋代:
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宋代:
曾豐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后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
太平天子狃開元,馴致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後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
太平天子狃開元,馴緻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雲倍。
宋代:
張嵲
登高未用懷郪縣,少異誰能識孟嘉。歲歲青樽常有酒,年年黃菊未逢花。
分將默坐更搜句,肯以銜杯當飲茶。且莫憑欄傷極目,人間秋日易西斜。
登高未用懷郪縣,少異誰能識孟嘉。歲歲青樽常有酒,年年黃菊未逢花。
分將默坐更搜句,肯以銜杯當飲茶。且莫憑欄傷極目,人間秋日易西斜。
:
郭諫臣
五更雞唱酒初醒,桂影橫階月滿庭。門外砧敲秋露冷,堂前燭吐夜煙青。
林含爽氣生靈籟,山接長河見落星。宦海茫茫無定所,自憐蹤跡類飄萍。
五更雞唱酒初醒,桂影橫階月滿庭。門外砧敲秋露冷,堂前燭吐夜煙青。
林含爽氣生靈籟,山接長河見落星。宦海茫茫無定所,自憐蹤跡類飄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