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十(一作劉十一)
送劉十(一作劉十一)。唐代。李頎。 三十不官亦不娶,時人焉識道高下。房中唯有老氏經(jīng),櫪上空馀少游馬。往來嵩華與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西林獨鶴引閑步,南澗飛泉清角巾。前年上書不得意,歸臥東窗兀然醉。諸兄相繼掌青史,第五之名齊驃騎。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縱復(fù)橫。聞道謝安掩口笑,知君不免為蒼生。
[唐代]:李頎
三十不官亦不娶,時人焉識道高下。房中唯有老氏經(jīng),
櫪上空馀少游馬。往來嵩華與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西林獨鶴引閑步,南澗飛泉清角巾。前年上書不得意,
歸臥東窗兀然醉。諸兄相繼掌青史,第五之名齊驃騎。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縱復(fù)橫。聞道謝安掩口笑,
知君不免為蒼生。
三十不官亦不娶,時人焉識道高下。房中唯有老氏經(jīng),
櫪上空馀少遊馬。往來嵩華與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西林獨鶴引閑步,南澗飛泉清角巾。前年上書不得意,
歸臥東窗兀然醉。諸兄相繼掌青史,第五之名齊驃騎。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雲(yún)縱複橫。聞道謝安掩口笑,
知君不免為蒼生。
唐代·李頎的簡介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fēng)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 李頎的詩(135篇) 〕
明代:
羅洪先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dāng)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
醴筵不復(fù)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dāng)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
醴筵不複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
近現(xiàn)代:
常燕生
薄海驚濤播戰(zhàn)塵,并時洗刷待何人。只今岳岳朱樓宴,盡是堂堂赤縣身。
他日乾坤系諸子,古來勛伐出天民。戎貪胡詐終歸敗,此事關(guān)頭要細論。
薄海驚濤播戰(zhàn)塵,并時洗刷待何人。隻今嶽嶽朱樓宴,盡是堂堂赤縣身。
他日乾坤系諸子,古來勳伐出天民。戎貪胡詐終歸敗,此事關(guān)頭要細論。
:
史鑒
去湖三里近,種竹萬竿馀。徑轉(zhuǎn)通幽處,朋來問索居。
散金時買畫,補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yīng)不如。
去湖三裡近,種竹萬竿馀。徑轉(zhuǎn)通幽處,朋來問索居。
散金時買畫,補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yīng)不如。
明代:
張寧
網(wǎng)小須頻撒,舟輕宜慢搖。水深行近岸,魚上晚乘潮。
網(wǎng)小須頻撒,舟輕宜慢搖。水深行近岸,魚上晚乘潮。
清代:
屈大均
當(dāng)年設(shè)帨雁門關(guān),代北諸軍盡解顏。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當(dāng)年設(shè)帨雁門關(guān),代北諸軍盡解顔。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