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錢杜的詩 >
未谷在云濤寺避暑余往訪之清齋三日而別為留是圖作佛前清供
未谷在云濤寺避暑余往訪之清齋三日而別為留是圖作佛前清供
未谷在云濤寺避暑余往訪之清齋三日而別為留是圖作佛前清供。清代。錢杜。 谷口來尋鄭子真,茅庵闃寂凈無塵。品泉愛結煙霞侶,乞食能參定慧身。潭上僧歸留破缽,松頭龍掛剩殘鱗。碧峣溪上堪消晝,便挾圓瓢與卜鄰。
[清代]:錢杜
谷口來尋鄭子真,茅庵闃寂凈無塵。品泉愛結煙霞侶,乞食能參定慧身。
潭上僧歸留破缽,松頭龍掛剩殘鱗。碧峣溪上堪消晝,便挾圓瓢與卜鄰。
谷口來尋鄭子真,茅庵闃寂淨無塵。品泉愛結煙霞侶,乞食能參定慧身。
潭上僧歸留破缽,松頭龍掛剩殘鱗。碧峣溪上堪消晝,便挾圓瓢與蔔鄰。
唐代·錢杜的簡介
錢杜(1764—1845),程序伯文集作(1763—1844)。初名榆,字叔枚,更名杜,字叔美,號松壺小隱,亦號松壺,亦稱壺公,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錢樹弟。出身仕宦,嘉慶五年(1800)進士,官主事。性閑曠灑脫拔俗,好游,一生遍歷云南、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嘉慶九年(1804)曾客居嘉定(今屬上海),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軍攻略浙江,避地揚州,遂卒于客鄉(xiāng)。
...〔
? 錢杜的詩(21篇) 〕
清代:
丘逢甲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清代:
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餘霞斂複晴,昏煙淡將夕。
元代:
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元代:
陳高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宋代:
文天祥
予自皋亭山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誤。
聞故人劉小村、陳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
予自臯亭山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誤。
聞故人劉小村、陳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