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南中使寄嶺外故人
逢南中使寄嶺外故人。唐代。常袞。 見說南來處,蒼梧指桂林。過秋天更暖,邊海日長陰。巴路緣云出,蠻鄉(xiāng)入洞深。信回人自老,夢到月應(yīng)沈。碧水通春色,青山寄遠(yuǎn)心。炎方難久客,為爾一沾襟。
[唐代]:常袞
見說南來處,蒼梧指桂林。過秋天更暖,邊海日長陰。
巴路緣云出,蠻鄉(xiāng)入洞深。信回人自老,夢到月應(yīng)沈。
碧水通春色,青山寄遠(yuǎn)心。炎方難久客,為爾一沾襟。
見說南來處,蒼梧指桂林。過秋天更暖,邊海日長陰。
巴路緣雲(yún)出,蠻鄉(xiāng)入洞深。信回人自老,夢到月應(yīng)沈。
碧水通春色,青山寄遠(yuǎn)心。炎方難久客,為爾一沾襟。
唐代·常袞的簡介
常袞登第后由太子正字授補(bǔ)闕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書舍人。大歷十二年(777年)拜相,楊綰病故后,獨攬朝政。以文辭出眾而又登科第為用人標(biāo)準(zhǔn),堵塞買官之路。對朝中眾官俸祿亦視其好惡而酌定。封河內(nèi)郡公。德宗即位后,被貶為河南少尹,又貶為潮州刺史。不久為福建觀察使。常袞注重教育,增設(shè)鄉(xiāng)校,親自講授,閩地文風(fēng)為之一振。建中四年(785年) 于任上。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尚書左仆射。
...〔
? 常袞的詩(11篇) 〕
宋代:
孫覿
杳杳畫梁巍架杏,沉沉香壁靜涂椒。宮前夜祝君王壽,日上黃爐炷未消。
杳杳畫梁巍架杏,沉沉香壁靜塗椒。宮前夜祝君王壽,日上黃爐炷未消。
宋代:
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願百金易。
金朝:
李獻(xiàn)能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fēng)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yán)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fēng)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yán)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元代:
胡奎
彼歡伯兮何仇。吾將汝兮解憂。汝何為兮我尤。眵吾之睫兮翳吾之眸。
我思汝由。汝莫我留。我不汝謀。我目其瘳。
彼歡伯兮何仇。吾將汝兮解憂。汝何為兮我尤。眵吾之睫兮翳吾之眸。
我思汝由。汝莫我留。我不汝謀。我目其瘳。
:
顧大申
一劍收秦鹿,秋風(fēng)萬里心。悲歌誰掩泣,壯士已成禽。
井邑新豐舊,龍蛇大澤深。殘碑埋野戍,雪后此登臨。
一劍收秦鹿,秋風(fēng)萬裡心。悲歌誰掩泣,壯士已成禽。
井邑新豐舊,龍蛇大澤深。殘碑埋野戍,雪後此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