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山晉松歌
阿育王山晉松歌。唐代。全祖望。 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遺鱗夜墮浙河東,遂成阿育王山之老松。風饕雪酷一千七百載,取精醞靈良已濃。忽然寒芒發古干,猶疑典午劫火青熊熊。桃源桃不見,栗里栗已空。蘭亭之蘭成荒叢,誰似茲松長蔥蔥。何人附會梵力雄,謂是劉郎舍利著芳蹤。應笑劉郎故物遷播如轉蓬,而今雁鼎祗合謾村童。巋然老松乃神物,豈關八萬四千塔影所昭融。梨洲老人夸智果,倘校資格那得同。諸君且和我,叉手松下哦長風。八叉未竟驚濤出,松花散落光蔚蔚。想為詩人曜渴筆,我詩便與老松雙突兀。
[唐代]:全祖望
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遺鱗夜墮浙河東,遂成阿育王山之老松。
風饕雪酷一千七百載,取精醞靈良已濃。忽然寒芒發古干,猶疑典午劫火青熊熊。
桃源桃不見,栗里栗已空。蘭亭之蘭成荒叢,誰似茲松長蔥蔥。
何人附會梵力雄,謂是劉郎舍利著芳蹤。應笑劉郎故物遷播如轉蓬,而今雁鼎祗合謾村童。
巋然老松乃神物,豈關八萬四千塔影所昭融。梨洲老人夸智果,倘校資格那得同。
諸君且和我,叉手松下哦長風。八叉未竟驚濤出,松花散落光蔚蔚。
想為詩人曜渴筆,我詩便與老松雙突兀。
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遺鱗夜墮浙河東,遂成阿育王山之老松。
風饕雪酷一千七百載,取精醞靈良已濃。忽然寒芒發古幹,猶疑典午劫火青熊熊。
桃源桃不見,栗裡栗已空。蘭亭之蘭成荒叢,誰似茲松長蔥蔥。
何人附會梵力雄,謂是劉郎舍利著芳蹤。應笑劉郎故物遷播如轉蓬,而今雁鼎祗合謾村童。
巋然老松乃神物,豈關八萬四千塔影所昭融。梨洲老人誇智果,倘校資格那得同。
諸君且和我,叉手松下哦長風。八叉未竟驚濤出,松花散落光蔚蔚。
想為詩人曜渴筆,我詩便與老松雙突兀。
唐代·全祖望的簡介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洞橋鎮沙港村)人。曾主講于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博通經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于南明史實廣為搜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注》、《續甬上耆舊詩》、《經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 全祖望的詩(647篇) 〕
宋代:
陸游
我悔不學農,力耕泥水中,二月始穡事,十月畢農功。
我悔不學醫,早讀黃帝書,名方手自緝,上藥如山儲。
我悔不學農,力耕泥水中,二月始穡事,十月畢農功。
我悔不學醫,早讀黃帝書,名方手自緝,上藥如山儲。
:
徐兆瑋
海蜃樓臺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艷笑驚釵燕,入骨愁絲縛繭蛾。
鎮日天臺春有主,小風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瀟瀟雨,還想吳音一闋歌。
海蜃樓臺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豔笑驚釵燕,入骨愁絲縛繭蛾。
鎮日天臺春有主,小風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瀟瀟雨,還想吳音一闋歌。
近現代:
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凌云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淩雲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
黎景義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卜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蔔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清代:
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餘霞斂複晴,昏煙淡將夕。
宋代:
晁說之
學得浮云往復還,里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學得浮雲往複還,裡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