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履和惠端硯余以大歙硯報之佐以一詩
畢履和惠端硯余以大歙硯報之佐以一詩。宋代。陳鑒之。 履和惠端硯,玉質馬肝色。我有大硯臥蠶紋,元是新安龍尾石。持以答佳貺,聊爾見此心。極知不是雙南金,未足報君綠綺琴。我得履和硯,清潤如履和。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君剛甫硯,樸鈍若剛甫。不能輕捷隨人后,默默寒窗守愚魯。端硯入手喜有余,展開古帖聊學書。大硯知君不負渠,墨池飛出北溟魚。
[宋代]:陳鑒之
履和惠端硯,玉質馬肝色。
我有大硯臥蠶紋,元是新安龍尾石。
持以答佳貺,聊爾見此心。
極知不是雙南金,未足報君綠綺琴。
我得履和硯,清潤如履和。
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
君剛甫硯,樸鈍若剛甫。
不能輕捷隨人后,默默寒窗守愚魯。
端硯入手喜有余,展開古帖聊學書。
大硯知君不負渠,墨池飛出北溟魚。
履和惠端硯,玉質馬肝色。
我有大硯臥蠶紋,元是新安龍尾石。
持以答佳貺,聊爾見此心。
極知不是雙南金,未足報君綠綺琴。
我得履和硯,清潤如履和。
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
君剛甫硯,樸鈍若剛甫。
不能輕捷隨人後,默默寒窗守愚魯。
端硯入手喜有餘,展開古帖聊學書。
大硯知君不負渠,墨池飛出北溟魚。
唐代·陳鑒之的簡介
陳鑒之,初名璟,字剛父,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寧宗嘉定間漫游京口、臨安間。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東齋小集》一卷。事見《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三一。 陳鑒之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本(簡稱名賢集)。
...〔
? 陳鑒之的詩(62篇) 〕
清代:
項鴻祚
夢斷霓裳闋,是天風、忽然吹下,廣寒宮闕。銀浦流云三萬頃,誤了兩番游歷。
問靈藥、偷來何益?青女素娥齊掩泣,痛文簫、不上神仙籍。
夢斷霓裳闋,是天風、忽然吹下,廣寒宮闕。銀浦流雲三萬頃,誤了兩番遊曆。
問靈藥、偷來何益?青女素娥齊掩泣,痛文簫、不上神仙籍。
明代:
張淮
紅玉肌容艷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后猶傾國,點額風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 凡花號麗春。
紅玉肌容豔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後猶傾國,點額風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麗春。
宋代:
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近現代:
常燕生
薄海驚濤播戰塵,并時洗刷待何人。只今岳岳朱樓宴,盡是堂堂赤縣身。
他日乾坤系諸子,古來勛伐出天民。戎貪胡詐終歸敗,此事關頭要細論。
薄海驚濤播戰塵,并時洗刷待何人。隻今嶽嶽朱樓宴,盡是堂堂赤縣身。
他日乾坤系諸子,古來勳伐出天民。戎貪胡詐終歸敗,此事關頭要細論。
宋代:
王遂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醜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宋代:
釋寶曇
碧海鯨魚快一逢,不為夜雨泣秋蟲。
神交已極天人際,玉立仍馀國士風。
碧海鯨魚快一逢,不為夜雨泣秋蟲。
神交已極天人際,玉立仍馀國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