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絲釣近·云麓先生以畫舫載洛花宴客
垂絲釣近·云麓先生以畫舫載洛花宴客。宋代。吳文英。 聽風聽雨,春殘花落門掩。乍倚玉闌,旋剪夭艷。攜醉靨。放溯溪游纜。波光撼。映燭花黯澹。碎霞澄水,吳宮初試菱鑒。舊情頓減。孤負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飲。問漏移幾點。
[宋代]:吳文英
聽風聽雨,春殘花落門掩。乍倚玉闌,旋剪夭艷。攜醉靨。放溯溪游纜。波光撼。映燭花黯澹。
碎霞澄水,吳宮初試菱鑒。舊情頓減。孤負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飲。問漏移幾點。
聽風聽雨,春殘花落門掩。乍倚玉闌,旋剪夭豔。攜醉靨。放溯溪遊纜。波光撼。映燭花黯澹。
碎霞澄水,吳宮初試菱鑒。舊情頓減。孤負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飲。問漏移幾點。
“聽風”兩句,點春未景象。暮春時節風雨綿綿,落英繽紛。主人掩門是為了去乘畫舫載花宴客?!罢б小绷?,記溯溪賞花之游。詞人說:我們在畫舫中溯溪而上,一起飲美酒、賞洛花。那些安置在船上的多姿多彩的牡丹花,有的白似漢玉欄干,有的紅艷如“貴妃醉酒”。供詞人隨意觀賞,或醉倚其傍,或剪摘下來,攜帶回家細加把玩。纜索緊繃,船槳蕩漾,船上燭光倒映,船邊水波漣漪。燭影、花影倒映水中,若隱若現,漸至消失。
“碎霞”兩句,承上啟下,水、花共寫。言船槳輕蕩擊碎了燭光倒映的粼粼溪水,牡丹花映入水波中,好像是絕代佳人西施在第一次使用吳王宮中的菱形鏡?!芭f情”五句,即景有感。面對著頻頻勸酒的好客主人,詞人倍覺感動,懷念舊時主人的心情也不覺減去了許多。詞人說:且不要辜負這位新主人(指史宅之)的殷情,痛飲那杯中的美酒吧。我們在牡丹花畔宴飲,時候一久衣上也沾染到牡丹花上漸生的露水和花的清香。經過一夜燃燭賞花的徹夜歡宴,詞人酒已盡興,不覺醉醺醺地詢問主人家:“現在已是什么時候了?”夢窗依人游幕數十年。從這首詞里,讀者可探測出詞人當時剛入云麓門下不久,但兩人卻一見如故,同船賞花夜宴,是雅事,也是樂事。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
宋代:
魏元若
磁州惠政澤流長,翊運於今有耿光。
金甲護遷馳白馬,絳衣誕圣擁紅羊。
磁州惠政澤流長,翊運於今有耿光。
金甲護遷馳白馬,絳衣誕聖擁紅羊。
明代:
王祎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
白云如飛鴻,過眼時歷歷。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
白雲如飛鴻,過眼時曆曆。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明代:
倫文敘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
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蛻颜囡L濤惡,況復登臨思轉多。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
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濤惡,況複登臨思轉多。
唐代:
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雲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遊。
近現代:
吳文治
畫梁燕燕兩雄雌,添得新雛喜可知。羽翼長成飛去也,忘恩有負鬻勤斯。
畫梁燕燕兩雄雌,添得新雛喜可知。羽翼長成飛去也,忘恩有負鬻勤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