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玉杯為陳云嶠太祝賦
紅玉杯為陳云嶠太祝賦。元代。吳師道。 夷人揀玉河源水,夜候霞光矗空起。將歸萬里售中州,琢刻為杯世無比。截肪粟色非不奇,雞冠通赤希見之。筵間乍置爭注目,誰復更顧黃金卮。小槽新壓真珠滴,擎向桃花花下吸。但馀落日爭光輝,未許妖姬比顏色。主人今代陳孟公,閉門留客酒不空。千金之裘五花馬,不惜買醉酬春風。公侯家世多珍物,獨寶此杯為故笏。華堂舞罷飲闌時,什襲深藏莫刓缺。
[元代]:吳師道
夷人揀玉河源水,夜候霞光矗空起。將歸萬里售中州,琢刻為杯世無比。
截肪粟色非不奇,雞冠通赤希見之。筵間乍置爭注目,誰復更顧黃金卮。
小槽新壓真珠滴,擎向桃花花下吸。但馀落日爭光輝,未許妖姬比顏色。
主人今代陳孟公,閉門留客酒不空。千金之裘五花馬,不惜買醉酬春風。
公侯家世多珍物,獨寶此杯為故笏。華堂舞罷飲闌時,什襲深藏莫刓缺。
夷人揀玉河源水,夜候霞光矗空起。將歸萬裡售中州,琢刻為杯世無比。
截肪粟色非不奇,雞冠通赤希見之。筵間乍置爭注目,誰複更顧黃金卮。
小槽新壓真珠滴,擎向桃花花下吸。但馀落日爭光輝,未許妖姬比顔色。
主人今代陳孟公,閉門留客酒不空。千金之裘五花馬,不惜買醉酬春風。
公侯家世多珍物,獨寶此杯為故笏。華堂舞罷飲闌時,什襲深藏莫刓缺。
唐代·吳師道的簡介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
? 吳師道的詩(129篇) 〕
:
宋孝宗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
藤老龍蟠疑護法,山幽禽語是逃禪。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
藤老龍蟠疑護法,山幽禽語是逃禪。
明代:
蕭顯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唐代:
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唐代:
劉禹錫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遊。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
宋代:
王邁
此是河清宴。覺朝來、薰風滿入,生綃團扇。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頭米賤。且莫管、官租難辦。繞砌苔錢無限數,更蓮池、雨過珠零亂。盡買得,凌波面。家山樂事真堪羨。記年時、荔支新熟,荷筒齊勸。底事來尋蕉鹿夢,贏得乾忙似箭。笑富貴、都如郵傳。做了豐年還百姓,便莼鱸、歸興催張翰。看卿等,上霄漢。
此是河清宴。覺朝來、薰風滿入,生綃團扇。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頭米賤。且莫管、官租難辦。繞砌苔錢無限數,更蓮池、雨過珠零亂。盡買得,淩波面。家山樂事真堪羨。記年時、荔支新熟,荷筒齊勸。底事來尋蕉鹿夢,贏得乾忙似箭。笑富貴、都如郵傳。做了豐年還百姓,便莼鱸、歸興催張翰。看卿等,上霄漢。
明代:
于慎行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峰頭鶴夢驚。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峰頭鶴夢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