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癸卯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和癸卯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明代。黃淳耀。 毛義非通人,意與當世絕。撫茲劬勞愿,衡門未能閉。寄食漂母餐,養高袁安雪。進退欲如何,終然抱孤潔。今朝講肆開,俎豆為爾設。躚躚媚學子,游戲亦可悅。所愿遵周行,前修有芳烈。既擷三春華,仍存貫霜節。吾衰甚矣夫,丘園將牧拙。不見同人爻,語默本無別。
[明代]:黃淳耀
毛義非通人,意與當世絕。撫茲劬勞愿,衡門未能閉。
寄食漂母餐,養高袁安雪。進退欲如何,終然抱孤潔。
今朝講肆開,俎豆為爾設。躚躚媚學子,游戲亦可悅。
所愿遵周行,前修有芳烈。既擷三春華,仍存貫霜節。
吾衰甚矣夫,丘園將牧拙。不見同人爻,語默本無別。
毛義非通人,意與當世絕。撫茲劬勞願,衡門未能閉。
寄食漂母餐,養高袁安雪。進退欲如何,終然抱孤潔。
今朝講肆開,俎豆為爾設。躚躚媚學子,遊戲亦可悅。
所願遵周行,前修有芳烈。既擷三春華,仍存貫霜節。
吾衰甚矣夫,丘園將牧拙。不見同人爻,語默本無別。
唐代·黃淳耀的簡介
黃淳耀(1605~1645)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一字松厓,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漢族,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曾組“直言社”,崇禎十六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義,與侯峒曾被推為首領。城破后,與弟黃淵耀自縊于館舍。能詩文,有《陶庵集》。
...〔
? 黃淳耀的詩(337篇) 〕
明代:
區大相
吾觀嚴子陵,豈缺經世務。玄纁三往反,始識洛陽路。
親勞萬乘問,不肯回頭顧。偃仰帝座上,臥起道情愫。
吾觀嚴子陵,豈缺經世務。玄纁三往反,始識洛陽路。
親勞萬乘問,不肯回頭顧。偃仰帝座上,臥起道情愫。
明代:
康海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里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裡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元代:
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
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裡春。
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
趙文漪
春光暗把流年換,休解相思。紅豆開時。好趁東風折一枝。
云涯望里長干路,乍怯單衣。細雨霏微。舊日池臺燕未歸。
春光暗把流年換,休解相思。紅豆開時。好趁東風折一枝。
雲涯望裡長幹路,乍怯單衣。細雨霏微。舊日池臺燕未歸。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