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榶
拼音
táng
注音ㄊㄤˊ
部首木部 總筆畫14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統(tǒng)一碼69B6
筆順一丨ノ丶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
名稱橫、豎、撇、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折、橫、橫、豎、豎、橫折、橫
部首木部 總筆畫14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統(tǒng)一碼69B6
筆順一丨ノ丶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
名稱橫、豎、撇、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折、橫、橫、豎、豎、橫折、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榶
⒈ ?〔榶棣(
)〕又作“唐棣”,一種樹。⒉ ?碗。
統(tǒng)一碼
榶字UNICODE編碼U+69B6,10進(jìn)制: 27062,UTF-32: 000069B6,UTF-8: E6 A6 B6。
榶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榶的意思、基本解釋,榶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榶【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集韻》《韻會》徒郞切,音唐。木名。棣也。一名栘。《廣韻》引《爾雅》云:唐棣,栘。不從木。
又椀也。《荀子·正論篇》魯人以榶,衞人用柯,齊人用一革。《註》盌謂之榶,盂謂之柯。
- 榶的詞語
- 榶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