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熊非羆的成語故事

拼音fēi xióng fēi pí
基本解釋羆:熊的一種。不是熊也不是羆。舊指圣主得賢臣的征兆。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暫未找到成語非熊非羆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非熊非羆)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束手無策 | 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
迷而不反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鐘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皆碎。”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靡所底止 | 《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
蠢蠢欲動 |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誅求無度 | 《舊唐書·于頔傳》:“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 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謚為厲。” |
樂道好古 | 《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體者,砥節厲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事諸侯。”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廢書而嘆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